模具材料,選擇不對,努力白費,雖然模具材料費用占比模具總費用不高,但有時卻起到關鍵決定性作用。
收到楊先生咨詢,注塑PA66+玻纖30%,熱流道模具,滑塊3點進膠的,滑塊用的什么模具鋼不知道,現在做一兩千模就沖了一個坑。一開始以為的熱流道溫度不夠,導致流動性不夠,又以為壓力不夠,嘗試過各種調機,都沒辦法解決,最后發現,滑塊上有個坑,問要用什么模具鋼?
塑膠模滑塊,為了省事,一般會用預硬料,也為了模仁不被磨損,滑塊硬度一般要低于模仁硬度,因此,滑塊料常用硬度33-40HRC的P20、738H、718H等,但這些材料的硬度太低,抵御不了加玻纖30%的膠料侵蝕,模具會很快被吃掉,導致產品出披鋒。
楊先生注塑PA66+玻纖30%的塑膠模,現在注塑一兩千次就沖出一個坑,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就沖出坑,也驗證了這一點。
之前我們也遇到過類似的案例,客戶是做電池外殼的,也是側面進膠的,他們原來用H13、SKD61、DC53,進料口很快被沖大,要老是給模具點焊修模,一模14穴,每個鑲件都要維修,工作量很大,也耽誤生產,側面進膠的對模具腐蝕特別快,后來他們是用不粘料的8503模具鋼解決的。
8503是吳德劍模具鋼專有合金配比的不粘料模具鋼,硬度55-61HRC,抗崩性能是DC53的2倍,但跟DC53相比,性能翻倍,售價不翻倍,還多了不粘料的好處。特別是這不粘料的特性,是根治加玻纖模具被吃掉、導致產品跑披鋒、模具拉毛的根本有效辦法。
楊先生的PA66+玻纖30%注塑模滑塊,現在做一兩千產品就沖出一個孔的,這是典型的模具鋼硬度不夠導致的,你可以用不粘料的8503模具鋼,淬火加硬到55-61HRC,這樣既保證了耐磨性,又保證的不粘料的性能。
用寧波于先生的話說:加玻纖的模具,用8503模具鋼,相當nice,一直壓,也不跑披鋒!